77激流(一)-《蚍蜉传》
第(1/3)页
侯大贵不知道自己受到了欺骗。就在今早,吴亮节托人向他请假,说是昨夜偶染风寒,身体不适,不能出操,而实际上,现在的吴亮节,正精神百倍地走在剑州城的街巷中。
清晨的剑州城,寂冷凄清,行人寥寥。这一方面是因为各部出城操练,另一方面也因为城中对百姓戒严禁足。吴亮节昂首阔步走过两条街,遇到了两队逻兵,带队的军官都停步整队向他问候。
经过东面的青阳门数百步,就到了二贤祠。这二贤祠内供奉的是李璧、杨如震。这二人分别于正德、万历年间任剑州知州,在任期间行“拓城池、毁淫祀、建义仓、立仕学、罢繁苛、设养济院,修路植柏”等惠政,因此被百姓奉以香火。
紧靠着二贤祠的乃大名鼎鼎的兼山书院。书院始设于唐末,及至两宋,皆为州学所在,元末一度毁于兵火。自明初复修,又将城南黄裳祠庙迁于现址,并不断加筑,到如今已颇具规模。
赵营入城,原先任教州学的官吏、先生要么逃散、要么被裹挟到了营中,原本文教兴盛的兼山书院不见了书香礼教,取而代之的,是寒光森森的刀枪斧戟。这里占地甚广,院落空旷,故而给赵营选做了储粮点。
剑州城中的储粮点有三处,一为这兼山书院,二为原官府义仓,三为钟鼓楼不远的火神庙。其中兼山书院因为靠近赵营破城的入口,占了地利,所以囤放了绝大多数的粮秣,其余放不下的,才转运到另外两地。
吴亮节在兼山书院停下了脚步。
现在,他面无表情,可是心里实如惊涛拍岸般震荡不歇——他决定烧了兼山书院的所有粮秣。
谋逆者会有什么下场,不乏前车之鉴,但吴亮节出于自保,不得不铤而走险。他因为撞见覃施路的事,昨夜在床沿整整坐了一宿。最后,当天东肚白,第一缕阳光透过窗纱射入他屋中,他始才下定决心干这一票,既为了自救,也为了从赵当世手上抢来张妙白。
他太爱张妙白了,以至于为了她做下了许多见不得光的肮脏勾当。可以说,为了张妙白,他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。只可惜,张妙白不是这么想的。
吴亮节清楚,张妙白从始至终,看重的只有在赵当世身边的地位,而自己,只不过是她达成目的的一枚棋子。然而,长久以来,他心甘情愿成为这枚棋子供她驱策。他仅仅希望与张妙白呆在一起,得到她的一声赞许或是一个温柔的目光便心满意足。但,半路杀出的覃施路,却将他的全盘计划打乱了。
按照他最坏的估计,机警的覃施路会对自己深夜的行动产生怀疑,继而顺藤摸瓜,发现自己与张妙白的企图,下场怎么样,可想而知。他既怕死,更怕因此永远与心爱之人分离,所以,他要不顾一切,防患于未然,哪怕这一切的由头,都只源于他脑海中的一个担心或猜测。
如果只是害怕被查,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,但是,他放不下张妙白。让他离开张妙白独自生活哪怕一天,他也会感到生不如死。他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,既能保住性命,也能夺回自己心爱的女人。
他想到的方法,就是烧了赵营的粮秣。
在后营任职这么长时间,吴亮节很清楚赵营后勤的实力。他几日前曾过目过账簿,知道一旦囤在兼山书院的粮秣被烧殆尽,那么现在的赵营绝对会瞬间土崩瓦解。赵当世自顾不暇,又怎么分出余力找他算账?而他也可趁着赵营焦头烂额之际,抢走张妙白,逃之夭夭。天下之大,总有容身之处,只要有佳人相伴,纵使浪迹天涯也未尝不可。
一个时辰前,他在自己的居处已经做好出逃的准备,袖中,也放了两支火折子。他的计划是,先进入兼山书院点起火,这点火需要点技巧,不能立刻烧旺。所以他还在怀里放了一包助燃的火硝,用来当作引子。这样他在出门时将引子点了,就有足够的时间逃走。兼山书院的拐角,他在树下拴了一匹马,从门里出来,走十几步上马,飞驰回居处,将藏在户外草垛里的行囊取了,直驱城西,拉上张妙白,然后和她出西面德胜门逃亡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