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方是冲过来,一方站在原地等,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不同的,毕竟冲过来的李家军将手中武器刺过来时能够带有一定的冲力。 李家军害怕瓦岗营士兵的手榴弹和快弩,但在他们已经接近到了五十步时,便开始改用重箭,这个距离用这种箭能够破开瓦岗营身上铠甲和头盔的防御,给瓦岗营士兵造成一定的损伤。 长长的方阵线滚滚向前,不管距离有多近,两翼始终有快弩的齐射。 面前的李家军射手拉弓和快弩兵对射,沉重的破甲锥带着破风声击穿瓦岗营士兵的钢板甲,惨叫声时时出现,当然李家军的惨叫声更是此起彼伏。 双方的阵列行进后都留下满地死伤,战场上充斥着被击中者的惨叫。 瓦岗营的士兵身穿钢板甲,面带低眉头盔,唯有眼睛没有防御,李家军有神射手便专门瞄准瓦岗营士兵的眼睛,还别说接连射死近百名。 李家军步阵上同样林立的长枪越来越近,但他们前排和两翼损失惨重,在瓦岗营的手榴弹和快弩轮番打击下,这短短一两百步,他们便已经损失了一千多人,尤其在正对瓦岗营两翼快弩手持续射击的位置,那里是李家军长枪阵的空白,快弩兵必须减少对面近战兵种的威胁,在行进中对那几处集中打击,李家军那几个地方被打穿,刚刚补上又被下一轮齐射消灭。 李家军的散兵重箭同样对瓦岗营士兵威胁很大,尽管在二十多步才能射穿瓦岗营大军钢板甲,在短时间也造成了瓦岗营两百多人的伤亡,只是弓箭威力有限,直接死亡的人数不多。 终于相隔只剩下最后二十步,双方忍受着远程武器的打击接近到了要交战的距离,近距离的死战即将到来。 “长枪平刺!” 相距二十步,都尉、百人长的吼叫声响起,瓦岗营方阵前面十个千人方阵前三排长枪齐齐放平,每个士兵身体转向右侧,左手在前右手在后,长枪对准了敌军的方向,这个动作以左手为支撑点,右手起到控制枪身的作用,可以一直握到矛杆的尾部,既能相对节省体力,也能将长枪的攻击范围增加到最大。 在双方长枪的长度相差不多情况下,士兵很难准确判断突刺的时机,如果狂冲过去突刺,往往会自己撞到对方枪头上,自己却没有刺到对方,这样的缓慢接近后寻找时机,才最适合瓦岗营一方长枪较长的对战。 密密麻麻的枪头出现在阵列前方,李家军鼓声一缓,他们的长枪兵也放平长枪,保持着平整的战线一步步接近,但握持的方法各式各样,五花八门,远没有瓦岗营这边战阵整齐划一。 两翼的李家军三千骑兵在这个过程中多次试图冲阵,但都被瓦岗营以快弩和手榴弹逼退,有冲到阵前的也被死死挡住,丢下一些尸体又退开,继续以以重箭对瓦岗营方阵疯狂射击,让一百多名瓦岗营士兵惨死。 此时,在双方步兵战阵的正面,彼此发出最后一轮齐射,给对方造成了最后一次远程伤害。 与此同时,瓦岗营方阵第四排步兵抽出匕首和腰刀,蹲下身子沿着阵线钻到长枪线之下,然后躲藏在第一排长枪的缝隙之中。 与对付骑兵不同,在远东军作战条令中,远东军步兵对阵步兵时另有战法和战术手段。 双方战阵后方的弓弩射击声不断,用密集的远程攻击压制超出己方战线的敌军士兵。 瓦岗营士兵们耳中却只对鼓点有反应,每响一鼓便踏前一步,其他的声音似乎都远在天边,对于前面三排的士兵来说,面前的长枪却越来越近,士兵们两眼发红,下意识的按照缓慢的鼓点一步步接近敌人。 李家军不是傻子,不会一头扎上来送到枪口上,双方越靠越近之后,步幅也越来越小,长枪枪锋寒芒闪烁,都极具威胁,互相威慑之下,都在小心翼翼的靠近攻击距离。 瓦岗营士兵们不去看面前不远的对方矛刃,而是眼睛一眨不眨的死死盯着对方的肩部位置,留意对方的动作,脚下缓缓挪动,判断着互相间的距离。 瓦岗营的士兵们维持超长枪平放并不能太久,该来的迟早要来,最前排士兵的枪头和对方的枪头开始交接,双方阵线中间是密集的长枪矛杆,正在缓缓的交错而过,枪杆矛杆不时发出轻轻的碰撞声,此时的步鼓已经停了,阵线上对峙的士兵都全神贯注在正面对手身上,在缓慢接近中判断着最适合的刺杀时机,没有人有功夫去发出声音,只剩下都尉和百人长大喊提醒,以及脚步移动的沙沙声。 每名士兵都如同置身于长枪组成的丛林中,两侧是后排战友伸出的枪头,面前则是自己和敌人的枪杆,正对面的敌军长枪枪头在微微上下摇晃,距离他们都只有最后四尺。 得益于这大半年无数次的步兵长枪对抗训练,瓦岗营士兵们对这种面对枪头的感觉并不陌生。 但这毕竟不是演习,面前的枪头微微晃动着,大概快到刺杀的攻击范围,瓦岗营的士兵们脚下不敢再逼近,正前和侧面的三个枪头都有极大的威胁,刺激着每一名士兵的神经,最前排的士兵们额头冒出了密密的汗珠。 对面的李家军的士兵们更加犹豫和惊恐,因为瓦岗营士兵们的长枪同样他们面前,而且比他们要长一些,看起来更加锋利。 特别是瓦岗营方阵的阵形十分平直,每名士兵的右手又是藏在身后,让敌人无法判断他们的刺杀距离,从而让每名李家军士兵感觉再踏一步就会遭到三支长枪攻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