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沈烨不得不分神听两人嘀咕什么。 就听沈大哥问:“54根桩加固的话,好像也赚不到几个钱。” “没关系,我到时候再拆几个,让他们返工,如果不返工的话,可以加大桩径。” 沈大哥问:“加固预算多少?” “人材机利规税,怎么也得200万起步吧。” 张毅补充说:“老哥你出面子又出资质,我出人出材料出机械,咱们五五分账如何?” 沈大哥点点头,算是默认了分赃比例,说:“那……这个方案还得再加点东西。” 张毅也是光棍,直接说:“行,你说咋改就咋改,我都听你的。” 沈烨听完后,整个人都不好了。 不是,这还是我熟悉的那个刚正不阿的大哥吗? 哪有这样的,人家甲方还在上面讲着话呢。 你们俩在下面商量着如何增加成本,还商量怎么分赃…… 好在周边都是自己人,要是让外人听见的话,传出去影响多不好。 喂,你们好歹注意一下形象。 五分钟后,王总讲完了现场情况,也提出了开发商的具体要求,然后请各位专家发言。 专家们一言不发,齐齐望向沈大哥。 沈大哥摘掉眼镜,说:“咱们直接去现场看看吧。” 于是,众人簇拥着沈大哥来到现场,围着钻出来的样品反复观看。 有个专家蹲下来,说:“成桩质量还行啊,桩内的泥沙、渣土或者其他杂物几乎没有,桩身呈中央型,没有偏心,也没有断桩的地方,怎么能扛不住静载试验。” 如果桩身偏心过大,会导致桩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弯曲和剪切变形,导致静载试验不合格。 这个一看就是提前做过功课的。 “有没有可能是勘察报告不准确,导致设计时各种参数出现错误。” 有人提出另外一种思路,“我听说去年百菩山项目,就是因为勘察浮皮潦草,最后设计院重新调整了桩基础施工参数。” 哟,这位对业内动态比较了解。 勘察单位今天也来了,赶忙跳出来解释说:“咱都是规规矩矩做的勘察,过程照片保存的很好,随时备查!” 嗯,百菩山那件事对整个勘察行业影响不小,勘察单位进来都稍微收敛了不少。 专家们七嘴八舌,桩基静载试验不合格,原因无非几种。 有可能勘察单位的问题,提供的地质数据不准确。 这一点随着勘察单位的解释,基本上已经解除。 也有可能是设计单位的问题,比如涂层厚度、摩擦角、内摩擦角等参数考虑的不够周密…… 沈大哥见这帮家伙还要磨叽,摇摇头,一锤定音道:“这施工单位太水了,桩底沉渣都有50厘米,可以想象灌注之前的厚度了。”(本章完) dengbi.net dmxsw.com qqxsw.com yifan.net shuyue.net epzw.net qqwxw.com xsguan.com xs007.com zhuike.net readw.com 23zw.cc 第(3/3)页